2024年05月29日發行
發行單位:長風文教基金會

線上捐款:https://fairwinds.eoffering.org.tw/
面臨「台灣+1」的態勢
我們該如何因應挑戰?(下)

自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開打以來,各國為了配合美國的政策,並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,紛紛尋求中國以外的另一個生產基地,以分散風險,形成「中國+1」的經貿策略。 台灣曾經是「中國+1」的受惠者,但隨著兩岸局勢緊張、全球供應鏈調整,跨國企業又開始尋找台灣之外的避險基地,衍然形成「台灣+1」的現象。

 

長風基金會以「從『中國+1』到『台灣+1』,我們要如何因應挑戰?」為題,舉辦突破論壇,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先生擔任主持人,並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劉大年主任、印刷電路板協會李長明理事長、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陳伯佳理事長、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冷則剛教授四位共同與談,希望從產官學三方角度,深入分析在『台灣+1』的局勢所面臨的挑戰與解方。

陳伯佳:台灣要靠「打群架」,透過分工模式才會贏

陳伯佳表示,工具機產業2012年產值為69億美元,10年後卻大幅下降了一半,2023年的產值約為33億美元,目前看起來2024年也不會更好,其中原因包括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、新冠疫情斷鏈、2022年的俄烏戰爭、2023年的以巴戰爭,乃至於「中國+1」等因素。

 

陳伯佳表示,工具機產業發展至今已60、70年,產品以出口為主,因此希望能更貼近顧客的需求。而數位轉型、綠色轉型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,台灣在軟體方面有非常先進的技術,可以結合工具機做出不同的產品服務,在下游應用產業,也可投入航太、電動車、新能源、半導體等,讓產業市場持續增溫,帶動工具機的需求。

 

陳伯佳認為,為了找出產業的附加價值,也必須找出新的商業模式,台灣工具機產業大多是中小企業為主,公司人數均為50人以下。他認為,台灣現在會輸的關鍵在於規模太小,大陸目前厲害的地方,在於規模夠大,因此台灣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找出新的商業模式,必須要靠「打群架」才有機會贏。因為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,如何透過中小企業分工模式,營造一個平衡的產業發展,進而與國際大公司競爭,是當前台灣必須要做的事。因此陳伯佳認為,「台灣+1」等於顧好台灣。

 

陳伯佳也提出,產業應建立一個平衡的發展環境,不論是現有技術互補共生,或是建構共享資源平台,工協會都可以一起運作。他認為,目前台灣的知識管理平台還很脆弱,除了企業不停進行生產,有很多知識管理也可以透過產業跨協會建構起來,在彼此之間進行分享。

 

陳伯佳指出,擴大合作規模也是未來關鍵,考慮拓展合作範疇到新的市場,可以實現更多層面的互補性。另外,台灣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,許多年輕人正在尋找半導體以外的產業,而工具機並非傳統產業,也有很多軟體在未來可以發展,或創造工具機及製造業的元宇宙。

 

針對人才問題時,陳伯佳表示台灣擁有許多優秀人才,應擺脫「黑手產業」、「傳統產業」的標籤,強調人才培育與生態系的運作將提升附加價值。對於政府新南向政策的疑慮,陳伯佳建議,台灣應走出去,以確保供應鏈穩定。同時,他也呼籲政府協助中小企業,在海外尋找合作夥伴,避免斷鏈情況發生。

冷則剛:地緣政治無法決定經濟優勢與否

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冷則剛表示,很多人都在談地緣政治,似乎與非市場有關都叫地緣政治,但其則不然。冷則剛認為,地緣政治是被國內的政經情勢,與官僚體系篩檢出來,真正取決經濟優勢的不是地緣位置,而是市場擴張能力。但如何選擇市場,是一個政治抉擇。

 

冷則剛說,台灣面臨的地緣經濟衝擊不容忽視,包括與紅色供應鏈的共存問題以及新結盟時代的來臨,迫使企業和決策者在去風險化過程中也必須多樣化策略,而全球化是否已經死亡,或者矽盾是否存在,這些問題都需要深思熟慮。

 

冷則剛指出,面臨地緣政治衝擊,美國的小院高牆可能更加政治化,台灣必須更謹慎應對。在與美國、日本、韓國的交往中,不能一面倒,更加小心。台灣需要在自主脫鉤的同時,深入了解美中兩國,因為它們已經與過去不同。大企業應關注全球布局、制度與永續發展,而教育制度也需因應環境變化進行調整。

 

最後,冷則剛也強調人才的重要性,應將培育人才的教育制度重新調整,強化產學跨領域的結合、培養創新人才。

杜紫軍西進、南進,不如自己上進

杜紫軍在最後做了深入的總結,強調了台灣企業在面對全球經濟變遷中的應對策略和未來發展方向。

 

1. 台灣企業應自立自強,提升競爭力

杜紫軍指出,不論是過去的「中國+1」還是現在的「台灣+1」,台灣企業首先需要自立自強,提升自身競爭力。他強調,無論企業是選擇西進中國或是南進東南亞,都必須先在技術和管理上實現上進。尤其是數位和綠色轉型,這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關鍵。若台灣企業無法實現綠色轉型,即使技術再先進也難以持續發展。

 

2. 推動企業以台灣作為營運總部的規劃

杜紫軍強調,企業應推動台灣作為營運總部的規劃。營運總部應包括研發、訂單管理、高階製造和營運調度等核心功能,這些都應該放在台灣。同時,企業也需要考慮海外生產基地的布局,與國外企業合作,以應對全球市場的需求。杜紫軍更進一步指出,為了避免「台灣+1」問題,企業必須將重要的價值鏈(不一定是生產面)留在台灣,以提升企業的整體價值。他指出,由於台灣企業規模較小,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更多的資源投入和協助,特別是在產業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育方面。

 

3. 期盼新政府的政策支持

杜紫軍說,希望520上任後的新政府能為人民和企業帶來積極的改變。他強調,新政府應該致力於穩定兩岸關係,避免軍事衝突,因為只有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,企業才能安心發展,避免企業外移的現象。他進一步指出,政府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來協助企業技術開發,找到適合產業發展的地點和政策支持,幫助企業提升技術競爭力和全球市場競爭力。

當日影片連結


於瀏覽器中檢視電子郵件
因為您與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的合作關係,所以收到這封電子郵件。請確認您同意繼續接收經由我們發送的電子郵件。 如果您不願意繼續接收到任何相關訊息,您可以在此取消訂閱

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5號8樓 聯絡電話:02-27521700